小型輸送機作為連續的散料輸送機械,在世界上、發電廠、冶金工業、食品工業以及船舶裝載機、斗輪堆取料機等散料輸送機械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這類設備的購買、設計、制造、安裝和操作中,一些新用戶對它們并不熟悉。結合多年的經驗,從用戶的角度,對此類設備的常見故障原因及處理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描述。
1. 小型輸送機皮帶走偏的處理:小型輸送機在運行過程中皮帶走偏是常見的故障。對于這類故障的處理,重點應放在安裝尺寸精度和日常維護上。原因有好幾種。應根據不同病因進行區別治療。
1.1托輥組的調整:如果小型輸送機的皮帶在整個小型輸送機中間出現偏差,則調整托輥組的位置。在制造過程中,托輥組兩側的安裝孔都加工成槽形,便于調整。具體調節方法見圖1。具體方法是,當皮帶偏離一側時,應將承載輥組的那一側向前移動行走方向,或將
另一側向后移動行走方向。如圖1所示,當皮帶偏離上方向時,應將托輥組的底部位置移向左側,托輥組的上部位置移向右側。
1.2調心托輥組的安裝:調心托輥組有中間轉軸式、四連桿式、邊輥式等。其原理是利用水平面方向上的托輥阻擋或旋轉托輥,使托輥通過旋轉或產生橫向推力被阻擋,使皮帶自動對準,從而達到調整皮帶偏差的目的。一般來說,當小型輸送機的皮帶全長較短或帶式
輸送機是雙向運行時,采用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其原因是較短的小型輸送機容易產生偏差,不易調整。因此,這種方法不適用于較長的小型輸送機,因為使用調心托輥組會對帶的使用壽命產生一定的影響。
1.3頭輥和彎輪位置的調整:頭輥和彎輪的調整是調整皮帶偏差的關鍵環節。由于一臺小型輸送機至少有2 ~ 5個滑輪,所以所有滑輪的安裝位置必須垂直于小型輸送機長度的中心線。如果偏差太大,皮帶必然發生偏差。調整方法類似于托輥組的調整方法。對于頭輪,
如果皮帶偏離滑輪的右側,應將右側的軸承座向前移動,如果皮帶偏離滑輪的左側,應將右側的軸承座向前移動。對于相應的滑輪,左側的軸承座也可以向后移動,右側的軸承座也可以向后移動。尾輪的調整方法與頭輪的調整方法正好相反。調整方法請參見
1.4皮帶張緊裝置的調整:皮帶張緊裝置的調整是小型輸送機皮帶偏差調整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配重張緊裝置頂部的兩個彎輪,沿長度方向既要垂直于皮帶的方向,也要垂直于重力,即保證軸中心線水平。采用螺桿張緊裝置或液壓張緊裝置時,張緊滑輪的兩個軸
承座應同步平移,以保證滑輪的軸線垂直于皮帶的縱向方向。皮帶偏差的具體調整方法類似于滑輪的調整方法。
1.5傳遞點收料位置對帶式偏差的影響:傳遞點收料位置對帶式偏差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當兩臺小型輸送機在水平面上投影時。上小型輸送機與下小型輸送機在輸送點的相對高度一般應考慮。相對高度越低,物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對皮帶下層的橫向沖擊也越大。
另外,物料難以居中,使皮帶橫截面處的物料產生歪斜,終導致皮帶偏差。如果物料偏離右邊,皮帶就會偏離左邊,反之亦然。在設計過程中,盡量提高了兩臺小型輸送機的相對高度。散料移動輸送機械的上料斗、下料斗、溜槽等受空間限制的形狀和尺寸應慎重考
慮
。一般適用于溜槽寬度為皮帶寬度的2/3左右。為減少或避免輸送帶偏離,可增加擋板阻擋物料,改變物料下落方向和位置。皮帶上物料不對中,見圖3。
1.6雙向小型輸送機輸送帶偏差的調整:雙向小型輸送機輸送帶偏差的調整相對于單向小型輸送機輸送帶偏差的調整難度較大。具體調整時,先從一個方向進行調整,再從另一個方向進行調整。在調整過程中,必須仔細觀察皮帶的運行方向與皮帶偏離趨勢之間的關系
。調整需要一個一個的完成。首先要強調的是頭輥和彎輪的調整。其次重點介紹了托輥和收料點的調整。此外,還應注意的是,當膠帶處于硫化接縫處時,載荷沿長度在膠帶的截面上均勻分布。用牽引鏈牽引時,應盡可能均勻地分配兩側的載荷。